首页>厅(局)长专栏

十九大代表、青海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巨克中: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致力呵护“中华水塔”

来源:中国财经报 发布时间:2017-10-23

   

  “青海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按照十九大报告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我们一定主动作为,勇于担当,积极发挥财政部门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十九大代表、青海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巨克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信心十足。

  财政发力,积极支持生态保护与建设

  巨克中告诉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财政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决策部署,自觉克服省级财政自有财力规模较小、收支矛盾比较突出等困难,综合采取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统筹盘活存量资金等方式,累计投入生态环境保护资金639亿元,在全年总支出中的占比始终保持在8%以上,初步形成了较完备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有力保障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各项政策措施有效落实。

  一是全面落实各项生态补偿政策。支持各地政府扎实开展生态保护与建设,保障落实三江源地区“1+ 9+3”教育奖补、生态移民困难群众生活补助、生态移民基本生活燃料费补助等生态补偿机制政策体系,支持草原日常管护、湿地生态管护公益岗位设置。

  二是全力以赴支持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支持实施三江源二期、祁连山生态保护建设、环青海湖综合治理、重点湿地保护等重大生态工程,全面支持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有效遏制草地退化趋势,提高湿地生态功能,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三是大力支持自然生态保护。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重点用于禁牧补助、草畜平衡、牧民生产资料补贴、牧草良种补贴等方面,全省共落实禁牧面积2.45亿亩,草畜平衡2.29亿亩。落实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林业发展等资金,主要用于国家所属公益林、集体和个人所属公益林补助以及青海湖周边生态修复等。

  四是突出支持污染防治行动。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加大对木里矿区等重点生态环境整治和水、大气、重金属污染防治等工作的支持力度,修复和重建生态,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五是大力支持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加大省级财政投入力度,统筹整合园区内相关财政专项资金,按照先行保障可行性研究较成熟、园区建设急需的基础设施、生态补偿、环境监测等项目的原则,重点支持了国家公园管理局设立、开办,资源调查、规划编制、国家公园环境综合整治等前期工作,以及公园生态管护等方面,有力保障了试点工作有序有效推进。

  循序渐进,绿色经济引领全省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巨克中介绍说,在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下,特别是在财政支出结构持续向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聚焦优化的情况下,青海全省的生态环境、绿色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等方面都出现了可喜变化。

  首先,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随着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等一大批重点生态工程的顺利实施,以及草原、森林、水、土、气等各项保护防治资金的落实,长江、澜沧江出省断面水质持续稳定达到一类;黄河干流、黑河出省断面水质持续稳定达到二类;森林面积、草地面积、水体和湿地面积增加,荒漠面积减少;空气质量显著提升,重点城镇扬尘污染得到控制,各项大气环保约束性指标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天更蓝、水更清、树更绿,环境更优美,对内实现了“早日还青海人民一条清澈的母亲河”承诺,对外确保了一江清水向东流,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生态安全屏障进一步筑牢。

  其次,绿色经济引领全省发展的趋势正在形成。在以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理念指引下,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支持重点向循环经济和绿色发展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深刻转变,新经济、新动能和增长点正在积聚,绿色经济在GDP中的比重稳步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绿色经济引领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趋势正在加速形成。

  再其次,财政自有收入质量和规模实现双提升。一方面,全省资源类税收在自有收入的比重大幅下降,钾肥、光伏等清洁能源税收在稳步提升,锂电池等新能源、新材料对税收的贡献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在绿色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在严格落实国家普遍性减税降费政策的基础上,全省自有收入仍然实现了稳步增长。十八大以来,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同口径平均增长11.7%,高于中央补助收入增幅3.8个百分点。2016年,以全省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为支撑的制造业和相关三产实现税收收入176亿元,占全省税收总收入的58.3%,较2015年分别增加19亿元,提高了7.1个百分点。

  最后,农牧民保护生态的积极性大幅提高。随着异地办学奖补、燃料补助、生活补助、生态管护岗位等各项生态补偿政策有效落实,三江源区贫困户受益于生态管护岗位的设置而全部脱贫,农牧民纯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广大农牧民充分分享生态保护政策红利,保护生态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综合施策,着力构建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

  巨克中表示,按照十九大确定的宏伟目标和蓝图,青海财政将主动作为,不断加大政策和资金投入力度,大力支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等绿色新兴产业,发展循环低碳经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是支持培育绿色新兴产业发展。支持金属合金、新型化工、锂电、光电、先进钢铁等新材料产业发展,大力推广和应用新能源汽车,推动产业发展从过度依赖资源开发向绿色产业发展迈进。

  二是大力支持企业节能降耗。以化工、金属冶炼、建材等行业为重点,大力推广固体废物减量化、余热余压利用、能量系统优化等节能环保技术,提升工业能源利用效率,实现企业绿色生产。

  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支持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区等园区加快推进循环化改造,推广水循环利用、废渣资源化等新工艺、新技术,形成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园区产业上下游对接、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循环发展格局,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四是大力发展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支持太阳能建筑应用示范及无电地区光伏电站建设,不断提高绿色低碳能源使用比率,引导建立与绿色、低碳、循环相适应的绿色消费模式。

  五是支持稳步化解过剩产能。支持钢铁、煤炭等行业化解过剩产能,鼓励企业淘汰落后产能,确保落后产能平稳有序退出,加快推进全省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六是大力推进建筑节能。支持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绿色建筑等项目建设,通过对外围护结构、供热采暖系统及其辅助设施进行供热计量与节能改造,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0
相关推荐 >

中国财经报微信

×

国家PPP微信

×